• 返回首页
  • 联系我们
  • 公众号
首页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院内动态 › 文章详细
【红会名医|榜样力量(14)】蒋山:以精湛内镜技术为刃,守护消化道健康
【发布时间】:2025-9-4 16:16:09 【类型】:院内动态 【点击次数】:39

【红会名医|榜样力量(14)】

 蒋山:以精湛内镜技术为刃,守护消化道健康

 

一直以来,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医务工作者以实际行动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在他们当中,有几十年如一日扎根临床一线、以微创技术点亮患者健康希望的医生;有在科研与临床间架起桥梁、用创新成果推动学科发展的学科带头人;更有无数在基层默默耕耘、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群众身边的“健康守护者”。让我们通过他们的故事,传递医者温度,弘扬职业精神,激励更多医务工作者以榜样为镜,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蒋山,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党支部书记、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从医十余年,他以消化道内镜诊疗、消化疾病诊疗为核心战场,凭借精准的内镜操作、敏锐的病情判断与厚重的医者责任,在胃肠镜检查、内镜下高难度治疗领域、疑难危重疾病屡破难题,为无数患者筑起消化道健康防线,用行动诠释“消化医生”的使命与担当。

内镜诊疗为核心,攻克消化道疑难杂症

作为深耕内镜领域的临床医生,蒋山近5年来年均完成胃肠镜诊疗2000余例,其中内镜治疗500余例,且以消化道肿瘤光动力治疗、胃造瘘术、内镜下止血术、消化道狭窄扩张及支架治疗、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消化道肿物切除术、阑尾炎冲洗术、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以及ESEEFTR延伸技术、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及其延伸技术等3、4级高难度内镜手术为主,用精湛技术破解诸多消化道诊疗难题。

面对复杂病情,蒋山总能凭借丰富经验与精准操作化险为夷。曾有一位高龄患者因胆总管结石并发化脓性胆管炎,无法行PTCD,急诊 ERCP手术是解除胆道梗阻唯一办法,否则将面临生命危险。然而术中意外发现,患者十二指肠球部存在狭窄,十二指肠镜无法通过,手术陷入僵局。危急时刻,蒋山沉着应对,依托扎实的解剖知识与多年内镜操作积累的经验,在导丝引导下将十二指肠镜前端置入柱状球囊,小心扩张狭窄部位,再借助柱状球囊引导镜身顺利抵达十二指肠主乳头位置,最终历时 1 个多小时成功完成 ERCP 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转危为安。

在门诊诊疗中,蒋山也常以内镜检查为重要诊断手段,结合细致问诊破解 “疑难杂症”。一名年轻姑娘被反复腹痛困扰2年余,在外院多次住院检查却始终未能明确病因。蒋山接诊后,不仅详细梳理患者病史与生活习惯,还关注到患者曾经腹痛发作时出现过短暂肢体抽搐、失神发作的细节,在建议脑电图检查的同时,通过内镜检查排除消化道器质性病变,最终精准确诊为“腹型癫痫”,为后续治疗指明方向,避免了因误诊导致的治疗延误。

以内镜技术为支撑,扛起应急与带教重任

作为总住院医生,蒋山24小时待命,每当遇到消化道急症需内镜干预时,他总能第一时间冲锋在前。2022年春天的一个凌晨,科室接收一名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送达时患者已出现失血性休克,血压低至 60/40mmHg。接到值班医生电话后,蒋山5分钟内赶到医院,立即组织抢救:一边指挥建立多条静脉通路、快速输血补液,一边联系内镜中心准备紧急内镜下止血。在他的统筹协调与精准操作下,经过1小时全力救治,患者出血得到有效控制,血压逐渐回升,成功脱离生命危险。

这样的紧急情况每年都会遇到数十次,有时刚结束一台内镜手术,蒋山又要奔赴急诊现场,连续工作20多小时成为常态,但他始终以患者安危为重,从未有过怨言。

作为医疗小组组长,蒋山还将内镜技术传承作为重要职责,通过“术前讨论内镜方案、术中指导操作细节、术后复盘手术要点”的带教模式,将自己在胃肠镜检查、内镜下治疗等方面的经验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下级医师,帮助团队成员快速提升内镜操作能力。在他的带领下,小组内镜诊疗水平不断提升,为科室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内镜诊疗后备力量。

守好内镜诊疗规范,传递医者温度

在多年内镜诊疗工作中,蒋山始终将规范操作作为底线,严格遵守《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从内镜检查前评估、术中操作到术后护理指导,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精准规范,尤其注重内镜术后患者的病情监测。下班前查房是他坚持十余年的习惯,对于接受过内镜手术的患者,他每天都会逐一查看患者生命体征、腹部症状,询问饮食睡眠情况,根据恢复状况调整治疗方案。

曾有一位接受 ERCP 术后的患者,常规查房时看似恢复良好,但蒋山敏锐发现其心率加快、血压偏低,且右上腹腹膜炎体征较前加重。凭借丰富的内镜术后并发症判断经验,他怀疑患者可能出现急性胆囊炎,立即安排进一步检查,最终确诊为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并发化脓性胆囊炎,随即行胆囊穿刺引流,由于发现及时、处置得当,有效避免了病情进一步恶化,保障了患者安全。

在诊疗过程中,蒋山也始终心系患者需求,用温暖服务化解患者对内镜检查与治疗的恐惧。面对经济困难的患者,他主动帮助申请医疗救助基金;针对对内镜治疗存在顾虑、不配合的患者,他会用通俗语言讲解内镜操作原理与治疗优势,甚至画图示意,还会联系患者亲属共同劝说,争取患者理解;遇到情绪焦虑的家属,他会耐心解读内镜检查结果与治疗方案,缓解其心理压力。

2022 年夏天,一位老年患者因 “进行性吞咽困难2月”就诊,经胃镜检查发现两处食管大面积病灶,病理确诊为食管早期癌。结合指南,患者无法通过内镜下完整切除病变,多科会诊后无外科手术指征,且患者拒绝放化疗,一度想要放弃治疗。蒋山深知内镜相关新技术可能为患者带来希望,他查阅近年国内外指南共识,发现光动力治疗(与内镜技术协同应用)是患者唯一有效治疗方案。随后他请示科主任并组织科内讨论,确定治疗方案,再反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光动力治疗的机理、过程、效果及风险。最终患者放下顾虑接受治疗,成功康复出院,至今复查无肿瘤复发。

从医十余载,蒋山始终以消化道内镜技术为核心武器,守护患者健康,也收获了诸多认可。近3年来,他连续获得年度考核优秀,连续荣获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优秀医师”“优秀总住院医师”“优秀带教老师”“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工作者” 等称号,还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成果登记 1 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 1 项;担任广西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西医师协会内科分会委员、广西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近3年发表专业论文3篇,参编《实用临床内科诊疗学》,2023 年更主持自治区级课题《BRTO 术与内镜下钛夹辅助组织胶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远期疗效比较》,持续推动内镜诊疗技术发展。

“未来我会继续深耕内镜领域,以更精湛的内镜技术、更规范的诊疗流程、更贴心的服务,守护好每一位患者的消化道健康。” 蒋山说,这份与内镜相伴的医者初心,他将永远坚守。

 

 源:宣传科、消化内科

通讯员:蓝晚瑜

 辑:秦一凯

 核:宾志刚

【上一篇】:【学术动态】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成功开展外科手术直播周(泌尿外科专场)学术活动 【下一篇】:【医疗技术】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成功开展多例房颤脉冲消融手术 精准医疗技术惠及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