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官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文章详细
基底动脉闭塞命悬一线 急诊介入取栓起死回生——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外科成功救治重症脑梗塞患者
【发布时间】:2018-4-10 11:57:58 【类型】:院内动态 【点击次数】:3320
基底动脉闭塞命悬一线 急诊介入取栓起死回生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外科成功救治重症脑梗塞患者
黄宗富/文  李洪现/图
 
4月8日,在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外科,一名70岁高龄的患者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对着照相机双手比起了“剪刀手”。他是一名基底动脉急性闭塞患者,在死亡率高达80%的基底动脉急性闭塞面前,经历了一次“鬼门关”。幸运的是,经过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神经外科、导管室、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努力下,他正在逐步康复。

4月4日18:30,伴随着警示灯的闪烁和报警器的紧急呼啸声,急诊科转入一名昏迷重症患者,入院时患者已意识模糊6小时,出现呼吸不规则、瞳孔针尖样缩小、反射迟钝、失语、四肢强直瘫痪、病理征阳性的状况。急诊科叶敏才医生接诊后考虑患者为急性梗塞,遂急诊完善CT及MR检查,MRA检查提示患者为基底动脉急性闭塞。基底动脉是脑干的主要供血动脉,是呼吸、心跳等中枢的生命线,一旦脑干梗塞非死即瘫。如此后果毫无疑问将会对整个家庭造成致命的打击,亦可导致整个家庭的瘫痪。

18:50,经神经外科医师陈志俊紧急会诊并与其家属沟通后,建议患者急诊实施介入脑梗塞取栓手术,患者家属理解病情危重,愿意接受介入取栓手术。随即,急诊科、神经外科、导管室、麻醉科,急诊取栓绿色通道无缝衔接,30分钟完善所有术前准备。


19:20,患者直接从急诊科直接被推进寄托生命希望的地方——介入手术室,一场挽救生命的战争悄无声息的展开。手术由神经外科主任邓承能统筹指导,陈志俊医师主刀,李洪现医生协助。每一分钟、一秒钟对于患者都至关重要,闭塞的血管早开通一秒钟都会多挽救出更多的脑细胞。导管顺利到位造影显示与术前MRA一致:患者基底动脉完全闭塞,无任何正向血流通过,毫无间歇。陈志俊快速娴熟而细致的进行着每一步手术操作,用微导管及导丝配合,小心翼翼的一点点通过闭塞的血栓,一次成功取出长条新鲜血栓,血管瞬间复通,这一血流通道毫无疑问打开了生命的另一扇门,在场的人员看到了新的希望。

20:40,手术顺利结束,从麻醉到手术结束仅用了不到一个半小时,生命的绿色通道就被重新开通,患者顺利转入复苏病房。术后当晚病人神志转清醒,肢体肌力由1级恢复到3级。术后第1天,患者完全清醒,语音清晰,肌力恢复到4级,可以自行进食。术后第2天能起坐,术后第4天能下床活动。患者经过快速介入取栓手术治疗达到神奇的效果,避免了“一人中风,全家瘫痪”的悲剧出现。


2015年,人类脑梗塞迎来了治疗的春天,机械取栓技术尤其是急性前循环大血管的机械取栓术,可明显缩短血管再通的治疗时间,在最大程度降低急性大动脉脑梗死致死、致残率的同时,还能让部分患者恢复生活及工作能力,挽救了患者,挽救了家庭,挽救了社会。目前已经成为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治疗的金标准,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治疗领域的革命性技术,AIS治疗已步入急诊取栓黄金时代。掌握取栓技术是提升卒中急救水平的关键。一个治疗的选择改变一个患者的人生,这正是急性脑梗患者真实的写照。为挽救更多的脑血管患者,避免更多悲剧出现。希望有更多的人传递这种认识:一旦发病,急性脑梗治疗的黄金时间在6小时内,及时选择新技术“介入取栓术”。 
【上一篇】:这是最新一篇 【下一篇】: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基底动脉闭塞命悬一线 急诊介入取栓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