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胸外科团队成功开展单孔全胸腔镜下多中心肺癌手术
近日,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胸外科团队完成了单孔全胸腔镜下多中心肺癌手术(UniVATS),为肺结节患者提供更丰富、精湛的治疗手段。
患者陈某,女,67岁,因“发现肺结节2年余”入院,既往有右侧乳腺癌手术病史,肺部结节长期在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随诊,近期复查结节较前明显增大,其中左下肺背段结节最明显,诊断肺结节,右乳腺癌治疗后,左肺多发结节考虑多中心性肺癌可能,分别位于左肺上叶尖后段、左肺下叶背段,其中左肺下叶背段包括两个结节,恶性征象明显,入院完善相关检查,评估肿瘤具体分期及全身耐受手术相关风险。经肺结节MDT会诊,左肺结节有明确的手术适应症,排除绝对手术禁忌症,与患者家属沟通后,患者及其家属同意手术方案。术前肺结节采用人工智能三维可视化重建定位,在全身麻醉下单孔全胸腔镜左上肺叶部分切除+左下肺背段切除+纵膈淋巴结采样,(术中快速病理提示:至少原位癌改变),术后病理证实:左上肺结节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改变,左下肺结节1为肺原位腺癌、左下肺结节2为微浸润腺癌,淋巴结阴性。经术后快速康复治疗,恢复良好,复查胸部CT左肺原发肺结节完整切除,术后改变,经术后快速康复治疗,恢复良好出院。



入院胸部CT所示

术中快速病理


手术现场

术后切口


术后病理


术后复查胸部CT

康复出院
该患者肺结节多发,为多中心性早期肺癌,根据治疗指南推荐,手术处理既要完整切除肿瘤又要尽可能保存肺功能,多数为各个肺叶联合性手术,手术操作难度较单个结节明显增加,术前肺结节定位也极为关键,该患者采用人工智能三维可视化重建定位能很好的标记肺结节位置及相邻气管及血管,术中能尽可能保存肺组织。单孔胸腔镜手术是目前最新普胸微创手术,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更加安全、高效、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其成为普胸类手术核心技术。
科普小知识
单孔胸腔镜技术是在原来开展胸腔镜手术的基础上进行的技术改变、结合手术美容缝合技术而完成的一种微创手术革新。应用单孔胸腔镜进行手术,患者的体表伤口由原来的3-4个孔减少成1个孔,减少了患者更多的创伤,对于控制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术后加速康复方面,具备更大的优势。单孔胸腔镜仅有1个长约3-100px左右的手术切口,减少了对于肋间神经和肋间血管的损伤,所以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显著减轻。对于患者而言,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采取美容缝合的方式和隐蔽的切口,使很多患者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单孔胸腔镜手术过程操作台上人数较少,一般仅需要主刀医师和一个助手即可,甚至在镜头固定器的帮助下,主刀医师可以独立完成手术,从而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消耗。单孔胸腔镜手术的手术视野较常规的3孔、4孔的胸腔镜手术一样,均采用放大3倍的镜下视野进行操作,有利于观察细微结构,较常规的开放手术和治疗疗效相当,并且安全性大大提高。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胸外科科室简介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胸外科成立于1996年,是玉林地区较早成立的心胸外科专科。目前拥有病床25张,心外科术后监护病房一个(5张病床);医师10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1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3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2人。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6人,护士6人。经过十余年的建设,成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科室。全部完成三级甲等医院重点专科所规定的各种手术。是目前玉林市设备齐全、开展手术范围最广、技术力量最雄厚的心胸外科之一。
专家诊室: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门诊医技大楼4楼6号诊室
联系电话:0775-2286125
来 源:心胸外科
文 图:莫显博
编 辑:秦一凯
编 审:蓝晚瑜
审 核:宾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