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页
  • 联系我们
  • 公众号
首页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大讲堂 › 文章详细
告别“心理感冒”做情绪主人
【发布时间】:2016-6-12 17:17:51 【类型】:健康大讲堂 【点击次数】:1536

 导读:俗话说,春季“百草发芽,百病发作”。由于气温、气压、气流、湿度变化无常,半数以上的人群在春天会出现失眠、疲倦、健忘、情绪低落等不适症状。但另一种形式的“感冒”却远远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那就是各种心理精神方面的疾病也在这个季节很容易被诱发或加重,容易陷入情绪的低潮。关注“心理感冒”,关注情绪变化,成为众多上班族亟需重视的问题。

 

告别“心理感冒”做情绪主人

 

 春季万物复苏,是由冬寒向夏热过度的时期。按理说,这是一个最美好最阳光的季节,人们的心情在这样的季节应该最快乐而宁静的。但是,由于春天气候往往变化无常,一会儿是阳光普照,春风送暖;一会儿又是阴雨连绵,寒气袭人,人很容易陷入情绪的低潮。

 故有人把春季称为“百草发芽,百病发作”的季节。

春季易诱发心理疾病

“不懂为什么自己变得越来越暴躁了。”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最近发现自己总是打不起精神,晚上睡不着,早上难起床;工作效率低,提不起干劲;平时总是觉得心很烦,很容易发脾气,常和亲友吵架,吵完自己也后悔,但就是控制不住……

记者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出现像刘女士那样的症状的市民不在少数。不少市民表示,除经常出现“春困”外,还难以管理自己的心理,容易无故出现“忧郁”“烦躁”“焦虑”等情绪,尤其是对现在的阴雨天气,感到特别烦恼。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副院长、内科主任医师俸小平指出,春季对人的心理来说,是一个更应该注重调适的季节,否则,既影响身体健康,更危害心理健康。

俸小平介绍,每年的3月和4月是心理不稳定、情绪不安等心理疾病的高发期。性格内向或者暴躁、不自信的人更容易精神紧张,出现焦虑、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等症状。春季容易发生心理疾病主要是因为气压比较低,人的感觉比较压抑,身体困乏无力。其次,春季万物蓬发,生物原始本能反映也更明显,人的心情更容易躁动。最后,春天气候变化大,从而影响人的内分泌系统,导致内分泌的激素紊乱,造成心理机能的混乱,致使人的情绪烦乱,影响人的情绪发生波动性更大。

俸小平告诉记者,每至春季,医院都会接诊到很多这样的患者,很多患者会觉得自己浑身不舒服,结果一检查发现什么毛病都没有。春季心理疾患发病的前兆表现,主要有睡眠障碍和情绪障碍,如失眠、早醒;情绪不稳、浮躁不安;没有明显原因的持续疲乏感,休息后也难以复原;容易为小事发脾气,或常自责,有内疚惑,自我评价过低等。这时如若不加以注意,就会引起慢性疲劳综合症、抑郁症、焦虑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病”。

正确看待“心理感冒”

俸小平指出,心理健康出现的一些问题,就像是人出现感冒一样平常。因为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每一个体在遇到一些事情时,情绪总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影响,或多或少受到一些压力。而不同的个体在面对压力时,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记者了解到,普通的人在正常的情况下都有较强的自控能力,而且能够较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也较强。但是也有少数人在碰到一些突发事件时,不能承受压力,造成自身情绪的较大波动。

 对此,俸小平认为,这样的情绪波动如果不及时得到有效缓解,会直接影响其个人的心理健康,甚至会造成更大的麻烦,而且这种“感冒”的影响力非同小可。

轻松告别“心理感冒”

俸小平告诉记者,良好的情绪是保持心理健康的灵丹妙药,“心理感冒”患者要注意调节情绪,时常维护良好心情。

俸小平介绍,调节“心理感冒”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遗忘——不要把今天的烦恼带到明天,多想光明的一面,少想阴暗的一面;宣泄——苦恼时,找可信任的、谈得来的朋友倾心交谈,将心中的郁闷及时倾吐出来,以免积郁成疾;转移——当情绪不佳时,可将情感转移到其他活动上去,如写字、打球、唱歌、购物等,从而将心中的苦闷、烦恼、愤怒、忧愁、焦虑等情感转移或替换掉;陶冶身心——经常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动和文体活动,也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培养生活的乐趣。在工作学习之余,应常到公园游玩或赴郊外散步,欣赏乡野风光,体验大自然美景;运动——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放松紧张的精神状态,能将由各种压力所致的心理疲劳转化为体力上的疲劳,心理疲劳转化为体力疲劳后,会随体力疲劳的恢复而恢复。

俸小平强调,当这些自我调解方法都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就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及时治疗,早日康复。

【上一篇】:手足口病应怎么预防呢 【下一篇】:健康是幸福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