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世界青光眼日”——共管慢病青光眼,留得光明恒久远
2025年3月6日是第十八个“世界青光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共管慢病青光眼,留得光明恒久远”。
一、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glaucoma)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它是全球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眼压又是什么呢?正常的眼压值是多少呢?
眼压是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内壁的压力。正常眼压的定义应该是不引起视神经损害的眼压范围。正常人眼压平均值为15.8mmHg(1mmHg=0.133kPa),标准差2.6mmHg。从统计学概念,也就将正常眼压定义在10~21mmHg。
三、眼压与青光眼有什么关系呢?
眼压是目前得到证实和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直接相关的危险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危险因素。认识正常眼压及病理眼压,对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四、青光眼有什么症状?
早期无症状,后期出现视野缺损。急性发作期突发剧烈眼痛伴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骤降。(急性青光眼一旦发作,进展期快,最快24-48小时内就可以完全失明)
五、青光眼患者都有高眼压吗?
不一定,临床上,部分患者眼压虽已超越统计学正常上限,但长期随访并不出现视神经、视野损害,称为高眼压(ocularhypertension部分患者眼压在正常范围内,却发生了典型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称为正常眼压青光(normaltensionglaucoma, NTG)。
六、青光眼的高危因素
》年龄大于60岁
》有青光眼家族史
》患有糖尿病、高血压、低血压、高脂血症等全身疾病
》患有其他眼病,如高度近视高度远视等
》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
青光眼的治疗:药物、激光、手术
七、五招儿让“杀手”远离你
青光眼虽然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眼疾,但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和保健措施,我们可以降低患青光眼的风险并保护视力。
1、定期眼部检查
眼部检查如眼压测量、视野检查和视神经检查等,有助于及早发现青光眼的迹象并及时采取治疗。一般来说,在40岁之前,可每2至4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40至60岁,可每2至3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60岁后,应每1至2年进行一次眼部检。如果患有全身性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等,一定要妥善控制病情,并且定期检查眼部情况(一年一次)。
2、加强体育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保持身体健康,锻炼有助于血液循环,减少眼底瘀血,有助于房水的畅通循环,减低眼压。
3、合理用眼
黑暗环境下看手机等长时间的用眼过度、会增加患青光眼的风险。要注意适时休息,进行眼部放松运动,减轻眼部疲劳。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身体过度劳累后都易使眼压波动,所以要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劳累。
4、健康饮食
暴饮暴食、大吃大喝,都会使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要注意饮食规律,合理搭配。便秘的人群在大便时常有眼压增高的现象,因此要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5、保持愉悦的心情
生气、急躁、精神受刺激,以及睡眠不安和失眠等,都容易使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所以平时要注意减少生活和工作的心理压力保持心态平和、情绪愉悦,更不要为家务琐事焦虑不安!
青光眼是一个可控制、可治疗的疾病,患了青光眼,没必要过分难过,我们改变不了事实,但是可以改变心态,以积极的心态看待青眼,不要畏惧青光眼,积极配合治疗,完全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哦!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专科特色
1.“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业内已公认:该手术切口小,安全,快速,但技术难度大,是摘除白内障的最佳术式,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2.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的诊断技术。OCT相当于检查眼睛的“CT”,能对各种复杂的眼底病起到精确的诊断,几乎能达到病理级的诊断水平,并且对指导用药及药物效果的评价、监控疾病的发展及预后有非常优越的作用。
3.YAG激光治疗技术。可无创的对后发障及闭角青光眼的治疗。
4.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炎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
5.开展眼底造影、眼底激光,各种严重复杂的眼外伤治疗,眼部各种(眼睑、眼球、眼眶)肿瘤的手术治疗,泪道阻塞疾病治疗,上睑下垂,斜视矫正及眼部畸形矫正术,各类青光眼的手术治疗及其它眼科疾病的诊治等。
6.视光中心,开展验光配镜业务(包含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角膜塑形镜)。
眼科门诊地址: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门诊医技大楼4楼7号诊室。
眼科住院部地址:2号楼三楼眼科
联系方式:
眼科住院部:0775-2286132
视光中心:0775-228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