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
首次应用腹腔开放减压手术治疗腹腔间室综合征获得成功
文/黄宗富 图/李晓和
腹腔内压增高常继发于腹部创伤、腹部手术、肠梗阻、大面积烧伤、重症急性胰腺炎及短期内需要大量液体复苏的病人。腹内压增高对心血管、呼吸、肾脏及机体代谢等功能产生不良影响,最终导致腹腔间室综合征的发生,若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治疗,错过时机最终导致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病人死亡。
近日,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团队在李晓和主任的带领下,在手术室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的大力支持下,医护团队精诚协作攻克难关,首次应用腹腔开放减压手术治疗腹腔间室综合征获得成功,使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患者转危为安。
该患者为39岁中年男性,直肠癌晚期腹腔多发转移,因腹胀腹痛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3天入院,病情进展迅速,肠梗阻继发肠穿孔、弥漫性腹膜炎、重度腹腔感染,经充分沟通后,全科室医疗团队制定缜密手术规划后,急诊行剖腹探查手术。术中可谓困难重重:一是腹内压极高,腹腔内大量肠内容物,肠间、盆腔脓肿形成,腹腔感染重,小肠、大肠扩张水肿明显;二是小肠系膜广泛分布肿瘤结节,挛缩固定,肠与肠间相互粘连,无法拖出腹壁完成造口,只能选择切口原位造口;三是手术创面出血不止,考虑与使用大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有关,通过缝扎、压迫也难以彻底止血,需碘仿纱条填塞止血(术后48小时内取出);四是纤维皮革样改变,肌肉及软组织萎缩无弹性,腹腔压力释放后腹内脏器膨出难以还纳。经肠粘连松解、回肠减压、腹腔脓肿冲洗引流、碘仿纱条填塞止血后,直接拉拢腹部切口关闭腹腔困难,尝试多种方案均无法关腹,最终团队选择腹腔开放减压手术处理该疑难危重病例,具体为采用无菌“3L袋”作为临时关腹材料,裁剪适合切口大小的形状,与切口腹肌后鞘进行缝合,外覆盖VSD泡沫材料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最终,跨越重重难关,经过近4个小时的紧张奋战才得以完成手术。
关腹前肠管不能还纳
3L袋裁剪临时关腹
VSD持续冲洗引流
术后进行严格规范抗感染、抗休克、营养支持治疗;伤口、造口的护理管理尤为重要,护理团队在科室护士长唐承环副主任护师的周全安排,国际伤口造口治疗师周绍芬副主任护师、冯群英护师定期对创面进行清洁、更换敷料,持续冲洗负压引流,始终保持创面清洁。经过10天的精心呵护,肠管水肿逐渐消退,患者病情也得到有效控制,腹腔压力持续下降,并能进行胃肠道营养支持,达到二次手术关腹指征,如期进行了二期关闭腹腔手术,成功挽救一例肠癌晚期合并腹腔间室综合征病人的生命。
结直肠肛门外科医护团队作为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的一支新生力量,有着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青春锐力,具备技术精湛、技能领先的业务能力,更能在疑惑面前保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应变洞察力,在疑难危重复杂病例面前,表现出来的及时、专业、高效的处置能力体现了该院作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责任与担当。腹腔开放减压手术此项新技术的成功应用,是对腹部外科危急重症治疗的积极探索,填补该院腹腔间室综合征治疗的空白,标志着该院腹部危急重症救治进入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