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开展首例心脏再同步化除颤器植入术(CRTD)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介入技术 又上新台阶
【时间】:2023-2-13 17:36:35 【类型】:院内动态

成功开展首例心脏再同步化除颤器植入术(CRTD)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介入技术

又上新台阶

通讯员 黄利婷

日前,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为一名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了CRTD植入术(心脏再同步除颤器)。目前,患者病情稳定,CRTD工作状态良好。CRTD植入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挽救了患者生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也标志着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在重度心衰和心源性猝死治疗方面迈上了新台阶。

患者男性,57岁,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病史,此次主因反复性活动性气紧11年余,再发加重1周入院。入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功能IV级。患者近几年经过正规的药物治疗,治疗效果始终不明显,需反复住院治疗,平素稍加活动即有症状,不能平卧,日常生活严重受影响,多次住院治疗仍不能控制病情,患者及家属都痛苦不堪。心脏彩超示:左心明显扩大,左室舒张末内径71mm,心脏射血分数20%。

红会名医陈丽芬教授及心血管内科手术团队对此患者病情仔细讨论研究,一致认为植入CRTD是最佳的治疗方案。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后,同意手术治疗。随即,经过充分的术前告知、认真的术前评估、联合导管室精心的术前准备及配合,由心血管内科二病区杨桂强副主任医师主刀为这名患者实施了CRTD植入手术。术中,将三个电极植入到右心房、右心室、左心室,整个手术历时3小时,手术顺利,非常成功,仅在胸壁处留有一小切口。术后,反复程控参数,以达到起搏器工作状态最优化,复查心电图示QRS波明显变窄。术后当晚即可平卧入睡,目前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出院。

术前心电图

术后心电图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内科临床最常见的危重症,这类病人病程长,需长期治疗,死亡率高,到终末期心脏阶段,药物治疗已很难取得效果。心室再同步化治疗(CRT),兼具植入式除颤复律器(ICD)功能者为CRTD,这种起搏器可使心室收缩不协调的慢性心衰病人恢复双心室同步收缩、改善心功能、降低心律失常的发作,它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心衰住院率和全因死亡率,已成为慢性心衰伴双室不同步患者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案。该技术集起搏、治疗恶性心律失常、改善心力衰竭于一体,主要针对慢性心衰患者正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窦性心律,LVEF≤35%,LBBB且QRS时限≥150ms,NYHA心功能II-IV级患者。

这台CRTD手术为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首例,也是起搏技术最高级别,标志着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介入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 首页

    首页

  • 关于

    关于

  • 资讯

    资讯

  • 科室

    科室

  • 联系

    联系